播放记录
戴龙
54
戴龙

戴龙

中国香港男厨师,演员,
别名:食神
身高:未知
星座:未知
人气:3°

介绍:香港食神戴龙,乃是周星驰影片《食神》的原型。作为中国菜(zgc)文化传播中心专家,香港金牌食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国厨皇会名誉主席、粤港澳名厨会名誉会长、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名誉主席、法国蓝带马爹利国际烹饪形象大使、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师级厨王获得了法国美食协会优异之星奖、法国美食协会蓝带奖、法国美食协会一级厨师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其厨艺享誉中外。其独创的菜式不计其数,由于戴大师对于原材料的认识透彻,掌握运用恰到好处,出品往往令人赞不绝口,叹为观止,故此得雅号“食神”。与杨贯一、陈东、许沛东并称香港四大名厨。

详细资料

人物生平

1949年戴龙出生于香港九龙一个潮州普宁籍工人家庭,父亲以拉人力车为生,家中只有一间30平方米的陋室。一家八口人挤在一起,床铺都是上下铺,转身都要磕碰到。戴龙那时吃不到什么高级、细致的东西,一个月中有几次,父亲带着一家人去吃潮州大排档,普宁豆干、蚝烙、鱼饭,还有清水牛肉火锅,配上豆酱,最好吃的就是肥腩,然后一碗汤底做收尾。在潜移默化中,潮汕饮食善烹海鲜、重汤轻油、崇尚清淡、注重养生等特征,不知不觉成为戴龙日后烹调理念的基础。

1973年,22岁的戴龙顶替师傅,前往印尼万隆五星酒店任总厨,当时一个月薪水已经有几千港币,然而他并不以此沾沾自喜,在感觉这个行当能够成为一辈子的衣食来源之余,更想在这个行业中出人头地。上世纪80年代,戴龙先后在多家五星级酒店任总厨。已经声名鹊起的他,视野和雄心顺理成章地扩展到后厨食案之外。当时厨师地位依旧很低,被蔑称为厨房佬。

1992年,戴龙出任港丽酒店主厨,餐厅常客中不乏明星要人,诸如李嘉诚、何鸿燊、刘德华、成龙、周星驰。有心计的戴龙对每位特别客人的饮食禁忌和喜好都一一记下,力争每餐投其所好。每次李嘉诚去,他的秘书事先都会找他叮嘱说老先生痛风,海鲜中尤其贝壳类千万不要上桌,油必须要用橄榄油,牛肉、腌制的火腿也不能用。戴龙又辗转打听到李嘉诚喜食传统潮汕菜,他就专为其烹制诸如清蒸苏眉、咸柠檬炖鸭等菜式,每次都令李嘉诚赞不绝口。

1997年中旬,为宣传电影《食神》,戴龙特意在巡回宣传之际推出一桌食神宴,所用最珍贵食材不过螃蟹。一道“翡翠炒狮子鱼柳”,戴龙并没有选择昂贵的苏眉或者星斑,却独辟蹊径,选用大排档常常用来煮酱油水的“黄毛仔鱼”。

1997年,戴龙就曾前往深圳观澜湖高尔夫俱乐部,任行政总厨。喜欢推究食物原理的他,和自诩饮食讲究“方法论”的孟醒(绰号“雕爷”),在香港结识后,一拍即合。对牛肉情有独钟的“雕爷”在狠吃了一番后,索性花了5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买下了戴龙“食神牛腩”的配方,作为自己“雕爷牛腩”餐厅的主打菜。

食神名菜

食神炒燕窝;

如来佛跳墙;

龙哥鸡;

酱爆鹅肝虾丸;

滋补浓汁

鲍鱼;

壮阳君子鱼翅;

乾坤炒鱼鳔;

营养清酒鹅肝;

皇家一品鸡;

食神烧鳗;

蟹粉酿带子;

食神水鱼煲;

魔幻醉人富贵虾。

参演电影

《8号巴士站站情》2002

饰演路仁导演未知主演曹达华, 陈庭威

《子是故人来》2002

饰演屠琛导演赖建国主演秦汉,米雪,罗霖

《抢杠夫妻》2001

饰演东方仁导演连炽勋主演黄智贤,陈炜,田蕊妮

《乘胜追击》2001

饰演未知导演未知主演未知

喜剧之王1999-2-13

饰演龙少爷导演周星驰、李力持主演周星驰、张柏芝、莫文蔚

《求恋期》1997

饰演未知导演谷德昭主演古巨基、雷颂德、苏志威

《食神》1996

饰演戴龙导演李力持,周星驰主演周星驰, 莫文蔚, 刘以达

人物评价

食神传说

食神是谁?不是大名鼎鼎的周星驰,而是那个在《食神》里面被周星驰以“炒饭没有用隔夜的米饭”为由,给了零分的香港名厨戴龙。在一个美食美酒品鉴晚宴上,戴龙向我们演绎了他出神入化的厨技,当然还有独特而执着的饮食追求。

出神入化

1949年,戴龙出生在广东普宁一个贫寒之家,家有7个弟妹。身为大哥的戴龙,13岁就辍学到一家酒楼去做学徒,从最基本的厨工做起。3年后,戴龙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学满出师,成为师傅,从此开始了厨艺生涯。

戴龙有不少自创的独门菜式。1994年,他和一位美食家聊天,美食家感叹,如今的鸡没有以前的鸡有味道了。戴龙听后,回去细细地琢磨,最后吸取上海“白斩鸡”的做法,尝试着在鸡皮上用针扎出几千个针孔,做出了味道迥常的“食神鸡中鸡”,后来这道菜与“食神鲨鱼骨汤”、“鹅肝酱虾丸”和“脆皮龟苓膏”一起成为“戴家四大名菜”。

最值得一提的是“鹅肝酱虾丸”,这道菜是1996年戴龙在参加完《食神》的拍摄后,根据剧中莫文蔚和周星驰“开发”的“爆浆濑尿牛丸”而想出的,不但具备电影中“濑尿牛丸”的弹性,而且还有着鹅肝的醇厚和虾的鲜美,足以让厌食症病人都食指大动。

美食敏感

在《食神》这部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周星驰挂着秤砣一样的“食神”金牌,作为主裁判,评点了戴龙所做得“皇帝炒饭”。周星驰先是赞曰:“好!居然能够把米放在基围虾里面蒸熟,再用整只极品鲍鱼榨汁,加上极品‘官燕’来炒,表面上看起来呢,是平凡无奇的炒饭,其实是精雕细琢,高深莫测,不愧是有‘炒王’的称号。”

其实这些对美食把握的细节,就是戴龙本人对美食的坚持。

戴龙挺感谢星爷给自己机会去“张扬”自己的美食主张,戴龙对于美食的追求,跟反映在电影上面的一模一样。即使是如周星驰落难的时候去吃一碗双丸面,也要苛求汤够不够鲜、丸够不够爽、萝卜够不够味,潦倒而不忘英雄本色。这是一个好的厨师必须具备的质素!一种对美食本能的绝对敏感,不能因为境况的变化而有丝毫的减弱。

做菜最开心

比起那些常常隐身于后台的大厨来,戴龙算得上是一个例外。自从因《食神》而出名后,戴龙拍过多部电视剧,还在许多饮食类的节目中客串出场。但是戴龙经历了这么多,已经知道自己最拿手和中意的,还是做菜。他认为做菜,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戴龙对餐饮传统文化有了解,熟悉食物的性质物理学;他敢于多去尝试;他还了解不同的吃法,每一种菜系,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点,他会去融会贯通,加以创新,努力符合不断变化的饮食潮流;他是真正用心去做。真正做到了做人要用心,对人要真心,做菜要有心。

90年代初,戴龙精选平生最得意的 14 道美味佳肴,亲手烹制成一席“食神宴”,一推出便引起业界震动。“食神宴”选料大多是我们常见的鱼、虾、螃蟹,化平凡原料为神奇美食,关键在于严格选料、认真烹制。食神!食神!这个“神”不是神仙的“神”,而是烹饪的“精神”,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不仅追求“色、香、味、型、器”的综合效果,更加追求“营养、健康”。创新是餐饮发展的源泉,厨师水平要提升,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新的创意,他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比如一条鱼,不同部位对火候的要求不同,仅仅是简单的烹煮,有些部位会过火,有些却不够熟,必须掌握其物理特性,而物理性质的重要性,很多厨师还没有认识到。

2010年后的他现在每天仍坚持看两三小时的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戴龙做餐饮不仅用手,更用心、用脑,甚至用情感和生命去做。

戏界精英

戴龙“触电”《食神》要追溯到1994年,当时的戴龙在香港著名的金叶庭餐厅做厨师,周星驰是这家餐厅的常客。星爷注意到他,一是他比其他厨师穿得都要潮,二是他的经历让星爷很有感触。自打那次后,戴龙爱上了演戏,而且他不想再演老本行,他要尝试更多的角色。比如在《喜剧之王》里,他和张柏芝谈恋爱。还有《行运一条龙》里,他演舒淇的爸爸地产商罗七辉,最出彩的镜头就是他用强而有力的臂膀,和居高临下的眼神,把吴君如从欲海里拯救出来。当戴龙摘下眼镜眨眼的时候,假是假了点,但成熟男人味十足。

戏还能助他研发独门菜式,比如“鹅肝酱虾丸”。这道菜是1996年戴龙在完成《食神》的拍摄后,根据剧中莫文蔚和周星驰“研发”的“爆浆濑尿牛丸”想出来的,不但具备电影中“濑尿牛丸”的弹性,还有着鹅肝的醇厚和虾的鲜美,足以让厌食症病人都食指大动。

以上内容由来源于网络-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联系我们更正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