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凌是上世纪70年代当红动作影星,本名刘文美,她还有一个京剧舞台上的艺名“刘复雯”。
1958年,7岁的刘文美(嘉凌的本名)考入台湾复兴戏剧学校,接受正统戏剧训练,一学就是7年。她武旦、花旦、青衣样样都练。老师执教,父亲督促,她拼命苦学。入校时校长王振祖给她起了艺名“刘复雯”。后来刘文美在菊坛崛起,“刘复雯”还成了港台京剧票房的代名词。
从戏校毕业后,她一边继续接受父亲刘玉麟调教,一方面又拜台湾京剧名青衣顾正秋为师,继而又成为梅派大师梅葆玖的徒弟。后来她进入海光京剧队,挑起当家花旦重担。随着时间流逝,她学的戏、会的功夫日渐增多。起初,她的刀马旦颇见功夫,在《梁红玉》、《樊江关》、《得意缘》等剧目中均有不凡表现。尔后,她马不停蹄把戏路向青衣拓展。当两出全本大戏《白蛇传》、《太保国》在台北公演时,刘文美因唱功声誉鹊起,已是菊坛后起中的翘楚。
《扈家庄》征服香港
1971年,刘文美已是20岁的亭亭玉立的姑娘。她身材修长,面相俊秀,登台亮相更是光彩照人。这年8月,她赴香港演出,前场演《扈家庄》,大轴和赵培鑫合演《打渔杀家》。不料演出当天,香港移民局延误了发放她签证的时间,让她无法按时到场演出。情急之下,赵培鑫只得以加演《乌盆计》来拖时间。于是,有趣的一幕发生了,香港的戏院内已经开锣,但女主角还在大海那边的台湾。连同赵培鑫的演出和此后的休息一共一个多小时,台上不见女主角。但是为了目睹刘文美的风采,1000多名戏迷一等再等。
终于,刘文美赶来了。她不顾一路疲劳辛苦,匆匆登场。她的《扈家庄》色艺双绝,武打优美,一下子把观众“镇”住了。演出持续到凌晨1点半,但观众欲罢不能。此后,她连演十多场,场场爆满。在香港,刘文美成为大红大紫的明星。
获金马奖“最佳演技奖”
追随刘文美的戏迷越来越多,电影人也开始关注她。凤鸣电影公司老板杨群、俞凤至夫妇看了她的戏,认为她“功架”不错,在顾正秋引荐下,要她试试镜。1972年3月,刘文美跨入银幕,正式加盟凤鸣电影公司,艺名“嘉凌”,从此开始了她的电影生涯。
到“凤鸣”不到一个月,她就成为电影《仇》的女主角。《仇》讲述的是马素贞报兄仇的故事。片中每个镜头和动作都经过细心擘划,嘉凌在片中以真功夫表现,动作干净利落。《仇》在香港从试映到推出午夜场,造成空前轰动。东南亚各地片商也纷纷前来抢购《仇》片。在当时国产片市场低迷情势下,这是一件罕有的事。港台两地影坛这样评介《仇》片:“这位‘凤鸣’的新人,是继李小龙之后一位最具实力的女人!”
嘉凌在第二部电影《忍》中担当女主角,饰演一位拥有深不可测功夫的京剧名伶关小玉。在片中,她的连环六腿堪称一绝,同时内心戏的表达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嘉凌以《忍》登上金马奖领奖台,获“最佳演技奖”。在第二十一届亚洲电影展上,她还代表台湾电影代表团捧回“蜜特拉”
9年的银幕生涯,她共拍摄电影30多部。1982年拍完中央电影公司的《大湖英烈》,嘉凌息影赴美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