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卢奇
27
卢奇

卢奇

中国四川甘洛演员
别名:未知
身高:未知
星座:未知
人气:109°

介绍:卢奇,汉族,1953年8月21日生于重庆市(当时是四川的辖区之一)。著名影视演员,在多部影视作品中饰演“邓小平”。197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部队文工团,做过报幕员、拉过二胡、演过歌剧、话剧,还跳过舞,1974年考进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1995年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1979年在《山城雪》中初次登银幕扮演周恩来的警卫员小阎,1988年因主演《百色起义》而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一举成名,成为扮演银幕邓小平的特型演员。2017年11月7日,荣获公益人物奖。2018年8月22日,《出山》上映,饰邓小平。2020年12月27日参演的抗美援朝战争剧《跨过鸭绿江》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并在央视频、央视网同步播出 ,在剧中饰演邓小平。

详细资料

综艺节目

播出时间节目名称简介
2011-9-23电影人物

演员卢奇已经在几十部作品里塑造了不同时期的邓小平的形象。从电影《百色起义》中青年时期的邓小平到电影《邓小平》中老年时期的邓小平,23年间,卢奇有幸跟随一代伟人的足迹感受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1970年中学毕业时,部队招文艺兵,卢奇偷偷跑出来当了兵,手续还是部队后来给补办的。在师文工团干过四年,先后做过报幕员、拉过二胡、演过歌剧、话剧,还跳过舞。1974年,卢奇从部队文艺演出队转业回到家乡四川省重庆市,正好遇到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招考演员,卢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

个人生活

卢奇与邓小平的不解之缘

卢奇认为,“扮领袖人物除了外形接近外,更重要的还是把握人物的精气神,也就是人物的出身、学识、经历、思想、风度、思想内涵等。我力求在这些方面来接近领袖人物。”在拍电影《邓小平在1976》时,卢奇说:“塑造邓小平的形象,只注重言谈举止那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把握邓小平这个人物的‘核心点’───‘魂’和‘神’,也就是邓小平作为伟人的那种总体‘内在气质’;而那种伟人的总体‘内在气质’,又恰恰是邓小平所独有的。”

邓小平本人看过《百色起义》和《大决战》,他在世时毛毛曾打电话到总政说:请代表我们感谢卢奇同志,他演得很恰当、很成功。

卢奇第一次饰演邓小平是1988年,那是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并肩走过的第50个年头,也是他们的金婚之年。这一年广西电影制片厂为拍摄反映邓小平同志年轻时期历史题材的大型电影《百色起义》,在全国近百名候选人中挑选饰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

虽然祖籍也是四川的卢奇,身材、脸型都十分符合角色的要求,但由于刚刚演完孙中山,那浓浓的眉毛和长长的头发让化妆师一看就否决了。幸亏导演陈家林的坚持,才使“太像孙中山”的卢奇有了试妆的机会。没想到眉毛一拔、头发一剪,眼皮贴好后换上红军的服装,拍出的定妆照就卢奇的外型最像邓小平。

最后筛选出来的几张照片送到原国家副主席、当时任电影《百色起义》的总顾问王震那里,他指著其中一张问:“这是谁?”答:“这是卢奇。”王震说:“噢,挺像。”从此,演员卢奇与伟人邓小平这一角色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百色起义》是表现小平同志年轻时期的作品,卢奇著重刻画了青年时期被称为“小钢炮”的邓小平血气方刚的一面。卢奇说,那次表演很过瘾。《百色起义》使他荣获了中国电影金鸡奖,他说根本没有想到,因为他觉得获奖很难。此后,卢奇因成功地刻画了邓小平各个时期的形象而获奖不断。他说,这一切荣誉都来自人民对领袖的爱戴,而他不过是位受益者。

神形兼备不容易从外型上看卢奇与角色很相像,由于同是四川人,他在口音上有著得天独厚的便利,但要成功塑造伟人,真正神形兼备地再现小平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仅靠这些外在条件远远不够。那时卢奇的压力很大。

情感无法用钱衡量

卢奇的父亲当年是川东地下党员,母亲是军人,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开朗、健谈的卢奇从小就喜欢文艺,演活报剧、朗诵诗歌、唱京剧、跳舞,他样样全会,特别是二胡的演奏得到了多家专业团体的欣赏。

虽然“文化大革命”期间父母受到冲击,但幸运的卢奇并没有因此而影响他报考文艺兵,后来又调到四川人艺当话剧演员,饰演过各种角色,却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扮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演员都喜欢尝试不同的角色,但他因成为特型演员后也失去了许多演其他角色的机会。一次,他接演了一个反面角色,父亲看了表演后对他说,以后这种戏就别演了。

卢奇说,父亲的话不无道理。小平同志是一位世界伟人,作为扮演他的特型演员接戏时一定要慎重,有些角色给多少钱也不能演。卢奇觉得这不是钱的问题,因为对小平同志的情感用多少钱也无法衡量。

记得上海国际电影节邀请演开国领袖的特型演员参加开幕式,那天卢奇突然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为了在开幕式上圆满地表现小平同志当年的风貌,卢奇忍著强烈的悲痛完成了当天的任务,第二天赶回家时,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

得到小平家人的认可最满意塑造了30多次不同阶段的邓小平形象,卢奇觉得能把老年时期的邓小平演好,并得到大家认可,是最满意的一件事。大型故事片《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首映时,邓朴方对他说:“卢奇,你这戏演得好。”卢奇说,小平同志的家人都说演得好,我自然很满意了。

扮演孙中山

自从邓小平角色一炮打响之后,就一直以“神州第一邓小平”的身份而走红,只要出现邓小平的影视剧,他都是导演们首选的特邀演员。还有一件事,就是卢奇应邀出演另一个伟人-----孙中山先生。这倒是个鲜为人知的大新闻,孙中山和邓小平在外形和气质上并不相同,同一个特型演员怎么能同时演像两位伟人呢?卢奇在孙道临执导拍摄的《詹天佑》影片的剧照,酷像孙中山。卢奇说过:“其实某些外形的化装、某些特定动作的模仿都是不难做到的,难的是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之间的伟人气质的把握和再现,难的是形似更神似。”他为此而花费了不少精力下了不少功夫,从人物传记中体会内心活动,从音像史料中感悟伟人气质,终于取得了饰谁像谁的好评,还引起了连锁反应:《詹天佑》请他出演孙中山,是因为早在1986年他在《孙中山与宋庆龄》中的成功;而《詹天佑》中的孙中山的成功,又引来《日出东方》和《黄埔军人》中的孙中山角色饰演任务。当《黄埔军人》剧组在广东黄埔军校旧址拍摄时,一个台湾老黄埔军人代表团闻讯后专门赶来观看,休息时这些老黄埔一个个拥将上来向卢奇敬礼、握手、合影,他们一个个老泪纵横。

获奖记录

影视奖项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2005第7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邓小平提名
2003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邓小平获奖
2003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邓小平提名
2002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邓小平获奖
1997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大转折挺进大别山提名
1990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百色起义获奖

其他奖项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获人事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发“优秀电影艺术家”光荣称号;

获总政治部艺术贡献奖、四川十佳演员奖、国家政府专家津贴;

2007年获五个一工程奖优秀演员奖。

2017年11月7日,在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颁奖典礼中,卢奇荣获公益人物奖。

奉献追求

出演一代伟人,有苦也有乐。而对于苦,用卢奇自己的话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化妆。”为拍摄《百色起义》第一次到长春片场试镜时,化妆师觉得他眉毛太浓,就开始拔他的眉毛,眉毛拔了一半,疼得卢奇浑身是汗,眉骨都肿了。眉毛拔完了后,又觉得他的眼睛太大,是双眼皮,而邓小平是单眼皮,于是,化妆师又把他的双眼皮粘成了单眼皮。几个小时折腾下来,卢奇全身都湿透了。

回忆起拍摄电影《邓小平》时,卢奇说拍摄过程中最难忘的也是化妆。卢奇尚不满50岁,要演出70岁到90岁的邓小平,因为年龄差距大,必须经过一种特别的化妆。为了制造出老年邓小平同志的形象,需要用很多工具物来表现肌肉的松弛状态,比如下眼袋、松弛的下巴、老年后突出的颧骨等,都需要用工具物贴上。

“简直痛苦死了!”如今说起来卢奇还心有余悸。“我的眉毛比较浓,要全部整掉,然后再粘上两片假眉。化妆师怕剃不干净,拍面部特写镜头时穿帮,索性用镊子一根一根往下拔,疼得我要命。每天还要粘人造皮肤,最多粘十几处,先把顶部的头发刮光,再用酒精擦,毛囊都给杀死了。”

卢奇用手捋捋稀少的头发,继续说:“由于化妆时间长,剧组为我配备了两个化妆师。每天凌晨三四时就开始化妆,有时从两时就要开始。”

妆化好了,接下来的待妆时间更是难熬。卢奇说:“每次待妆时间都要十多甚至二十多个小时。最难受的是痒,就像有蚂蚁在里面爬,可又不能用手去抓,实在忍受不了,我就使劲跺脚、拍大腿。皮肤经常因粘塑胶时间过长而发炎,每天我都是涂着消炎膏拍戏。”而最长的一次拍摄是从前一天的凌晨四时到第二天的五时,“皮肤非常难受,又不敢抓,一抓就破。”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卢奇的皮肤受到了很大的损害,红肿和发炎是家常便饭,而一消炎消肿,又得重新贴上。

在5个多月的拍摄时间里,卢奇常常天不亮就起床化妆,然后拍到深夜才收工。拍摄间隙,别人都会抓紧时间睡一小会儿,只有卢奇还得直挺挺地坐着,“全身上下没一处是真的,这要是睡坏了,重新弄又得很长时间”。拍了那么多“邓小平”的戏,“这次最痛苦了”。

虽然化妆是如此的辛苦,但卢奇还是认为“苦有所值”。他真诚地说:“为了能把一代伟人的动人形象再现于荧幕,吃再大的苦,我也觉得值。”

书法

卢奇除扮演邓小平的第一特型演员获得巨大成功外,他的书法成就也很高。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他仍然挤出时间专心研习书法,从不间断。其作品笔力疾发,气韵生动,得到书法界的认可。

以上内容由来源于网络-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联系我们更正修正。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