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跟心11岁开始学艺,专工花旦,身怀各种娴熟的技巧,擅长椅子功、扇子手帕功、水袖功等。她表演细腻、底功扎实,从艺四十多年来,在多个剧目中塑造了不同个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象。其代表剧目主要有《挂画》《烤火》《打神告庙》《卖水》《拾玉镯》《孙成打酒》《杀狗》《赵氏狐儿》《麟骨床》《狸猫换太子》《意中缘》《土炕上的女人》等。她主演的戏曲《烟花泪》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主演的《挂画》入选《中国戏剧家协会建国五十周年戏曲精品荟萃》。她善于以技巧塑造人物,如《挂画》中的椅子功、《表花》中的扇子功、《打神告庙》中的水袖功等均为人称道。她在水袖功上独创了“跪步双托荷叶袖”的表演。她突破行当演人物,成功地塑造了《土炕上的女人》中的杨三妞艺术形象,从19岁演到71岁,跨度五十多年,演得朴实、自然,不露雕凿的痕迹,被专家称为现代戏的里程碑,“进入了有程式但不刻意表现程式“化境’”。任跟心在1983年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之后,2001年她又在《土炕上的女人》中的出色表演荣获了第十八届二度梅花奖。 获得了文化部“文华奖”,“文华新剧目奖”,第七届戏剧节综合奖“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
多年以来,任跟心总是站在舞台的最前沿,深入到山区农村送戏下乡;她带领剧团走遍全国各地,并把蒲剧带到了新加坡、台湾等地。担任领导职务后,改进剧团管理,实施精品战略,狠抓艺术创新,培养后继人才。启动了《蒲州梆子志》的编纂工作,结束了蒲州梆子有剧无史的历史,改版升级《蒲剧艺术》杂志,并不间断发行出版,挖掘整理《蒲州梆子传统剧目汇编》十五卷,为培养后继人才,她携手郭泽民筹资创办蒲剧院代培班,开创了整体培训蒲剧人才的模式,改变了蒲剧人才青黄不接的窘境,2005年成立了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