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
4月生于苏州。
1970——1976年
苏州市虹桥小学学习。
1976——1977年
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学习。
1977——1981年
江苏省苏昆剧团(现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学员班学习。
1979年
参加苏州市青年演员汇演,演出昆剧《扈家庄》,并获学员一等奖。
1981年
结束学员班学习,开始在原江苏省苏昆剧团,现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工作。
学员班毕业前,参加苏州市青年演员汇演,演出苏剧《醉归》,并获学员表演一等奖。
自1981年起,苏剧《醉归》曾在苏州、南京、北京、泉州、台北、台南、等地多次演出。
1983年
于南京演出苏剧《五姑娘》,获江苏省“优秀演员奖”。
1986年
于南京演出苏剧《醉归》,获江苏省第一届青年演员大奖赛二等奖。
1990年
于南京演出苏剧《昭君出塞》,获江苏省第二届青年演员大奖赛三等奖。
1992年
6月,于泉州演出苏剧《醉归》,在文化部主办的“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获优秀表演奖。
10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
6月,于北京演出昆剧《牡丹亭·寻梦》,荣获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大会兰花最佳表演奖。
自1994年起,昆剧《牡丹亭·寻梦》曾在中国北京、上海以及德国、法国、奥地利、日本等地多次演出。
9月,获苏州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
1995年
以昆剧《寻梦》《思凡》,苏剧《醉归》三折戏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
3月,在全省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中,被评为“巾帼建功”先进行业标兵。
1996年
4月,荣获江苏省”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1997年
3月,在参加1995—1996年度”跨世纪奉献杯“四项能手活动中,被评为艺术表演能手。
3月,中国共产党苏州市委员会宣传部、苏州市文化局、苏州市人事局授予王芳为苏州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记三等功一次。
1999年
昆剧《牡丹亭》在苏州开明大戏院沁兰厅演出。
2000年
4月,在首届中国(苏州)昆剧艺术节暨优秀古典名剧展演中,荣获优秀表演奖。
2001年
昆剧《白兔记·养子》在苏州会议中心演出。
昆剧《白兔记·养子》曾在台北新舞台,台南成功大学,香港艺术中心,北京国家大剧院,苏州会议中心、开明大戏院、沁兰厅、兰心剧场,奥地利维也纳等地演出。
7月,苏州市人事局、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王芳为“德艺双馨”会员(三等功)。
2002年
9月,被评为第二批苏州市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2年—2007年)。
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荣获“促进昆曲艺术奖”。
2003年
4月,荣获苏州市2000—2002年度劳动模范称号。
12月,被评为苏州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1999年—2003年)先进个人。
被推举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4年
1月,获得2003年度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艺术业务主创奖。
4月,昆剧《长生殿》在台北、新竹、桃园等地演出。
5月,荣获苏州市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8月,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聘请,担任第七届“文华奖”评奖委员会评委。
11月,昆剧《长生殿》在苏州开明大戏院演出,并获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颁发的感谢证书。
11月,参加第一届长江流域戏剧艺术节,昆剧《长生殿》在张家港大剧院、昆山大戏院等地演出。
11月,昆剧《长生殿》在台湾演出,并获台湾“金钟奖”。
12月,纪念洪昇逝世300周年,昆剧《长生殿》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
2005年
3月,参加香港艺术节,昆剧《长生殿》在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演出,并获“最佳剧目奖”。
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6月,被评为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享受市级劳动模范待遇)。
9月,获首届苏州“杰出人才奖”荣誉称号。
11月,以昆剧《长生殿》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
11月,参加祝贺十运会召开的省委宣传部优秀剧目调演,昆剧《长生殿》在南京紫金大剧院演出。
11月,参加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昆剧《长生殿》在上海逸夫舞台大剧院演出。
2006年
3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3月,荣获苏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感动苏州·十大母亲”。
7月,参加第三届中国(苏州)昆剧艺术节,演出昆剧《西施》,并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剧目奖。
12月,荣获第四界苏州市文学艺术奖突出贡献奖。
12月,入选江苏省文化厅颁布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代表性传承人。
12月,昆剧《长生殿》获苏州市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2007年
1月,昆剧《长生殿》在比利时王国列日瓦洛尼皇家剧院演出。
5月,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聘请,担任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评奖委员会委员。
5月,担任苏州市未成年人昆曲教育传播中心主任。
9月,昆剧《西施》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11月,参加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昆剧《西施》在宜昌演出。
11月,结业于北京大学江苏省“五个一批”人才高级研修班。
11月,凭昆剧《西施》,荣获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表演奖。
2008年
2月,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
3月,荣获苏州市妇女联合会、苏州市人事局授予的第三界苏州市“十大女杰”。
7月,受聘为江苏省艺术专业高级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9月,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聘请,担任第十一届“文华奖”评奖委员会评委。
被推举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9年
6月,参加第四届中国(苏州)昆剧艺术节展演,演出昆剧《长生殿》,并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表演奖。
12月,荣获第五届苏州市文学艺术奖。
2010年
5月,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聘请,担任第十三届“文华奖”评奖委员会评委。
2011年
5月,参加昆曲申遗十周年系列展演活动,在北京大学演出昆剧《满床笏》。
10月,新编苏剧《红豆祭》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首演。
2012年
7月,参加第五届中国(苏州)昆剧艺术节展演,演出昆剧《满床笏》,并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表演奖。
12月,参加昆曲名家年度雅集,表演《寻梦》《惊梦》片段。
2013年
6月,昆剧《长生殿》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厅演出。
被推举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4年
3月,昆剧《长生殿》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演出。
4月,凭苏剧《柳如是》获得第24届上海白玉兰“主角奖”。
4月,昆剧《长生殿》在武汉大剧院演出。
9月,参加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演出,演唱苏剧《明月几时有》。
10月,参加苏州市地方戏(曲艺)优秀剧、节目进京展演,苏剧《柳如是》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
12月,参加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新院落成系列展演活动,演出昆剧《长生殿》《牡丹亭》《白兔记》。
2015年
2月12日,在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副主席。
2月28日,与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合作演出串折版《牡丹亭》。
4月19日,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米勒剧场演出《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
4月25日,在美国洛杉矶演出《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
4月28日,在美国旧金山演出《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
6月9日,获江苏省第二届“紫金文化奖章”。
8月1日,参加“中国戏曲节”,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演出昆剧《满床笏》。
8月2日,参加“中国戏曲节”,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演出苏剧《花魁记》。
9月26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与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合作演出串折版《牡丹亭》。
10月12日,《白兔记》作为第六届昆曲艺术节的开幕大戏,在昆山大剧院上演。
10月25日,新编苏剧《满庭芳》作为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的开幕大戏,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上演。
2019年
5月19日,主演苏剧《国鼎魂》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剧目在上海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