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0月26日,王永春初来上海,搭梅朵阿顺班,在镜花戏园演出。
1919年与卫梅朵、马阿顺、张云标、马潮水、白玉梅等名演员,为本剧种的生存竞争作出艰苦努力。
1919年3月15日,首演改编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于第一戏园
1922年6月,与马潮水、白玉梅领衔进上海大世界演出。
从1922年至1937年“八一三”事变为止,大部分时间固定在大世界献艺,为头牌领衔主演,声名之盛,在男班艺人中首屈一指。
1925年,收叶德发(叶琴芳)、唐德贵(唐永林)等“德”字辈徒弟4人。
1937年“八一三”轰炸中,他几乎被炸,脱险后抱着幼儿逃回家乡。抗战期间,一度以教戏为业。
建国后,曾在江浙一带流动演出。
1952年起,担任上海老艺人组成的复兴越剧团排戏师傅。
1958年,因故被重判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