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影视演员、话剧演员、戏曲演员、小品演员、歌唱演员、相声演员、舞蹈演员、杂技演员等
风格:本色演员、性格演员
其他:群众演员、跟组演员、特约演员、特型演员、特技演员、武行等
职称: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二级演员
性别:男演员、女演员
行业:影视演员、话剧演员、戏曲演员、小品演员、歌唱演员、相声演员、舞蹈演员、杂技演员等
风格:本色演员、性格演员
其他:群众演员、跟组演员、特约演员、特型演员、特技演员、武行等
职称: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二级演员
性别:男演员、女演员
(1) 在舞台剧、电影、电视剧、普法栏目剧、广播、话剧等中表演的人员。
(2) 表现得似乎在扮演一个角色的人。
(3) 从事表演类的表演人员。
演员在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多数地区还沿袭着戏剧演员死后牌位不能进宗庙祠堂的规矩。中国早期多称演员为"优伶",后又有"戏子","粉头"的称呼,这些称呼多带有贬义,表现了传统中国演员地位的低下,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员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其中成就卓著者,已经获得了社会承认。尤其是1950年代以后,演员终于在整体上获得了与其他行业的人平起平坐的资格。马连良、荀慧生、盖叫天、裘盛戎、周信芳等优秀的戏剧演员,被尊称为京剧表演艺术家,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尊敬和拥戴。
在传统中国,女演员的称呼有女优、女伶、坤伶、坤角等;在现代,女伶、坤伶、坤角等则多指戏曲女演员,或引申为其他国家传统戏剧的女演员。
演艺圈在近代以后的发展和提升,是近代开始崛起的工商业资产阶级提携之故,概因富裕阶层逸乐之故,其后又发现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价值,上层也就逐渐接纳了他们,如在民国时代的大上海,不仅工商业资产阶级声威赫赫,大明星演员也是大众追捧的对象,但旧时代的惯性仍然存在,民国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如一些前清的王爷去唱戏被视为堕落,还不如拉车的,或是娶了唱歌演戏的艺人,是要被断绝家族关系赶出家门的,也就是说,以前唱歌演戏在演艺圈混饭是一种不体面的职业,甚至和妓女乞丐等同,有娼优之说,在解放后,秉承人人平等,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演员及其他文艺工作者获得了平等的社会地位。演员是再现历史场景、为观众提供艺术品的工作者。在当今社会,我国的文化体制完善,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民艺术家,遍布各个艺术门类,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力派演员。演员的社会地位从旧社会的下九流"戏子"提升到了"国家层面",很多有知名度的演员都来自全国各大文艺院团,比如: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国家京剧院、中央芭蕾舞团、爱乐乐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也有一部分是部队编制的,比如:总政歌舞团、话剧团等。
第一种:签约经纪公司
一般签约经纪公司的演员外貌条件普遍都比较好或者有名气,通过经纪公司包装经营获得更多演出机会与名气。
第二种:自我推荐
相对签约演员比较辛苦的方式,向剧组、活动方提交个人履历获取机会,往往成功率也比较低。
第三种:选秀
比较流行,曝光率、话题性都比较高,但每一场大型选秀获得成功的演员也在少数。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亦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是国际A类电影节中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三个电影节。
华人演员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演员奖共计10人11次,是华人演员在国际影坛上的最高成就。
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奖 | 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奖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奖 |
---|---|---|
1994:葛优《活着》 2000:梁朝伟《花样年华》 2004:张曼玉《清洁(法语)》 | 1992:张曼玉《阮玲玉》 1995:萧芳芳《女人,四十》 2014:廖凡《白日焰火》 2019:王景春《地久天长》 2019:咏梅《地久天长》 | 1992:巩俐《秋菊打官司》 1994:夏雨《阳光灿烂的日子》 2011:叶德娴《桃姐》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