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张大春
49
张大春

张大春

中国小说家
别名:未知
身高:未知
星座:未知
人气:143°

介绍:张大春,华语小说家,山东济南人。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硕士,曾任教于辅仁大学、文化大学。现任辅大中文系讲师、News98电台主持人。曾获时报文学奖、吴三连文艺奖等。著有《鸡翎图》、《公寓导游》、《四喜忧国》、《大说谎家》、《张大春的文学意见》、《欢喜贼》、《化身博士》、《异言不合》、《少年大头春的生活周记》、《我妹妹》、《撒谎的信徒》、《野孩子》、《寻人启事》、《小说稗类》(卷一)(卷二)、《城邦暴力团》(1~4)、《聆听父亲》、《认得几个字》、《大唐李白》等。2019年4月,担任第二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会成员。

合作明星

代表作品

详细资料

成长经历

六代人的家族史

1997年2月6日除夕夜,张大春的父亲在浴室里摔倒,摔伤了一根比棉线还要细的神经,从此就再也没有爬起来。那年父亲76岁,张大春40岁。当时父亲对他说:“我大概是要死了。可也想不起要跟你交代什么,你说糟糕不糟糕?”

于是,在父亲生命进入末期、自己的孩子即将出世的时候,张大春翻开了六大爷(在前几年过世)写的“家族流水账”。那是1988年三四月间,张大春第一次来北京,又回了次山东老家,和五大爷、六大爷住在宾馆,聊了10个晚上。那次见面,张大春发现自己不了解很多家族的事情,于是请感情泛滥的六大爷写一个摘要。没想到1990年,六大爷寄来满纸辛酸的70页《家史漫谈》。但当时被张大春搁在一边,闲了7年。

1998年, 在六大爷的《家史漫谈》的基础上,张大春开始重新书写家族六代人的乡愁与命运。从道光年间写起,张家祖籍山东济南张家“懋德堂”,是当地的显赫家族。书中写到以“牛肉馅得放大葱”为家规的曾祖母,命中注定“拎了串铜钱可钱串子底下没打结”、一辈子风雅却落魄的大大爷,壮游半个中国、言行吊诡的“怪脚”五大爷,背井离乡、对往事终身难以忘怀的父亲,千里寻夫、倔强而朴实的母亲。

一边写,张大春一边给父亲看,但等《聆听父亲》创作完成后,父亲已经病得很厉害,无力看这本记录了他的故事与记忆的作品。“当我把这本书出版的消息告诉他后,他也不关心。他指了指身边水果盘中的那个橘子,大概是想要吃橘子,我就赶快给他剥。对于一个垂垂老矣的人而言,书算什么东西呢?”张大春感慨地说。

从家族的变迁写到每一个人的命运,在时代变迁中触摸个人的血脉,如此巨大而繁琐的人生,张大春是讲给即将出世的孩子听的。写了一年后,儿子来到人世,“当儿子已经抱在手上,你就无法再假装他不存在,否则写的东西一定会肉麻”,于是写作被迫搁浅。4年后为了还房贷,张大春才写完了剩下的7万字。

这部近12万字的《聆听父亲》2003年7月由台湾时报文化出版,2008年1月由世纪文景推出简体字版。藉简体版上市,张大春来到大陆做了为期一周的密集宣传。

回归说书人

张大春1957年生,山东人,属于“台湾外省人第二代”。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还是一个4 岁的孩子时,父亲就把张大春放在膝盖上,把《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等一路对他说下来。“我记得上小学第一天的时候,我的父亲跟我说,今天庆祝你上小学,小学生了,给你讲两回,而且是《西游记》开篇的两回,‘楔子’的第一回。那天的兴奋远超过‘今天我是小学生’的兴奋。”

这样的体验从4 岁开始慢慢进入张大春的生活。如今,他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学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写诗,然后写稿。晚上睡前,练完字,读完帖,最后一件事还是写诗。

3月26日,抵达北京的第一天晚上,张大春和阿城聊书法,从吃完晚饭一直聊到深夜12点。“阿城对书法史相当了解”。

3月27日上午9点,记者在酒店见到张大春,他穿着一件淡绿色休闲上衣,头发有点乱,大步走路,接朋友的电话大声地笑。接待方为张大春准备了鱼泉榨菜,那是朋友向他着力推荐的。张大春飞快地就着榨菜喝稀饭,一口一个小包子。他嘻嘻哈哈地不承认自己是学者,这是他一贯的态度。

张大春曾经一心一意地在作品里“炫技”,从历史小说、儿童文学、武侠小说到魔幻作品,他的写作种类驳杂、文风戏谑、思维天马行空。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收敛起技巧,写了一本细腻、平实的自传体小说《聆听父亲》。台湾评论界惊呼张大春终于肯“认真悲伤”了,书商在宣传《聆听父亲》时,甚至声称这是“白话文学朱自清《背影》以来最感人的父亲书写”。

张大春和阿城、李锐、余华、莫言是好友。阿城说:“用惯了勾拳的大春,这次用了直拳,虽然简单,却直接打在读者的心脏,过瘾。” 李锐和太太蒋韵此次一起来京为张大春捧场,3月27日晚上出席了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演讲。李锐说:“我很早就认识大春,很喜欢他,这是因为在张大春创作里看到写作者非常清醒的自觉的追求。有一阵,在台湾,他是先锋小说的领军人物,因为他会炫技,但现在,他回来重新识字,写古诗,写《春灯公子》(2006年在台湾出版,书场式小说),他放下了现代小说创作者的身份,而变成一个说书人。”

李锐所说的“说书人”是张大春的另一个阵地。在台湾news98电台节目,张大春有个说书节目,已做了9年。最早讲《江湖奇侠传》,然后就从《聊斋》、《三言二拍》,讲到《水浒传》、《封神榜》、《三侠五义》、《儒林外史》、《聊斋》。“说书时,多半要跟时事有关系,要跟现况有关系。所以,怎样不太低俗地修理最该修理的讨厌的人,在我的说书节目里是最大的快乐。”张大春说。

据世纪文景透露,接下来,张大春的“春夏秋冬系列”、《认得几个字》等作品也将出版。

张大春曾说:“小说家不是一辈子就写故事给人看,最重要的是:我怎么帮助我这一代人,捡回被集体糟蹋掉的训练及教养。”

社会动态

2019年1月13日,张大春的《见字如来》新书首发式于在北京朗园虞社演艺空间举行,其和嘉宾莫言同现场的600多名读者分享了他们对汉字的研究。

人物荣誉

曾获联合报小说奖、时报文学奖、吴三连文艺奖等。金石堂年度影响风云人物、2008年度十大好书奖、2009年度十大好书奖等等。

主要作品著有:《鸡翎图》 、《公寓导游》、《四喜忧国》、《大说谎家》、《张大春的文学意见》、《欢喜贼》、《化身博士》、《异言不合》、《少年大头春的生活周记》、《我妹妹》、《没人写信给上校》、《撒谎的信徒》、《野孩子》、《寻人启事》、《城邦暴力团》(1~4)、《聆听父亲》、《春灯公子》、《战夏阳》、随笔集《认得几个字》、京剧剧本《水浒108》、音乐剧剧本《契柯夫欢乐时光》、文学理论《小说稗类》(卷一)(卷二)等。

张大春三本经典选集

囊括了他初期成名代表作:时报文学奖五位评审一致高票推崇的《将军碑》、忧国的外省荣民写下「告全国军民同胞书」的《四喜忧国 》、科幻小说首奖的《伤逝者》、令人不禁玩起解读游戏的《公寓导游》……等等,一篇篇热闹又有门道的短篇作品。此外休息了近两年的张大春,还为这套书写了短篇小说《最初》代序,今年阅读张大春当然要从「最初」三本经典选集系列开始。

出版图书

小说稗类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作品时间2010年10月

《小说稗类》是2010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大春。此书曾于2004年出版,引起小说界和学界的瞩目,更是受到广大小说爱好者的追捧。此次为修订版,作者亲自写了一篇精彩纷呈的长序《志怪应逢天雨粟》。

城邦暴力团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作品时间2011年01月

《城邦暴力团》是201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张大春。本书主要讲述了发生在隐居台湾的漕帮帮主万砚方身上的江湖会党内部争斗的故事。

认得几个字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作品时间2009年08月

《认得几个字》是2009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大春。本书是作者透过童稚的儿女的说文解字,写成的一则又一则好听的故事,是一部温馨逗趣的作品。

四喜忧国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作品时间2010年10月1日

本书列为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叫喜忧国》和<公寓导游》为张大春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张大春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创作。这些小说多发表于八十年代,震撼了当吋的台湾文坛,是张大春最初的小说经典。简体字版重新编目。包括了获幼狮文艺小说优胜奖的《悬荡》、获第一届时报文学小说优等奖的《鸡翎图...

离魂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作品时间2010年8月

《离魂》一书由张大春所著,共收录了11篇故事,由海豚出版社出版。《离魂》,约55千字。共收录了11篇故事,包括《离魂》、《狮子头》、《杭城藏王》、《现世报》、《日南至·野女出》、《吴大刀》、《扶乩》、《祝由》、《场中少一个》、《放枪》、《巴图鲁》,分别于2008—2009年度载于《东方早报》。...

公寓导游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作品时间2011年5月1日

《公寓导游》是201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大春。

#N/A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一叶秋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一叶秋》是一部由张大春所著的笔记小说集,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欢喜贼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时间2000年1月

《欢喜贼》是2000年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大春。

聆听父亲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时间2008年1月1日

《聆听父亲》是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大春。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于自己父亲的回忆,全书以与未出生的孩子对话的方式,从祖上五代开始,说到父辈,说到自己所处的时代。

城邦暴力团(上)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时间2011年1月

《城邦暴力团(上)》是2011年1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大春。

城邦暴力团(下)8852751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大唐李白·少年游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春灯公子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大唐李白·将进酒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我妹妹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我的老台北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战夏阳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南国之冬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文章自在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大說謊家

作者名称张大春

作品类别小说

查看更多书籍

参考资料

写作风格

目无馀子的写作姿态、耍痞嘲弄的叙事风格,当八O年代台北开始跟上国际都会节奏之际,二十出头的张大春凭著旧学根柢与对都会新气息的敏锐,写出一篇又一篇擒尽国内文学大奖、却又时髦的小说。预示了张大春即将引领风骚的文坛角色。

鲜明的叙事风格背後有著对写实传统的不断思索、这使得张大春的作品与时代脉动强烈合拍,此外他既能学舌马奎兹、又能戏仿司马中原狂风沙,以戏弄的笔法演义人世荒谬、站在流行的端头吟哦古文历史,加以他创作量丰沛、杂学古今中西可以说是现当代最能写的台湾作家。英美日及大陆等地的出版社这两年也都即将(英美已经出版)出版这位台湾极具有代表性作家的作品。

八十年代以来,评家、读者们跟著张大春走过《将军碑》、《四喜忧国 》的早期惊艳,经历过令成人少年都捧读传诵的大头春风光、一路到他紧追新闻、以文字颠覆政治的新闻写作系列、为武侠开创新局的五十七万字钜作《城邦暴力团》,甚至是令学界瞩目的创作者文论《小说稗类》,张大春坚持专业写作的姿态,对台湾文坛起著现今仍难以估量的影响力。

“最初的张大春三本经典选集”,囊括了他初期成名代表作:时报文学奖五位评审一致高票推崇的《将军碑》、忧国的外省荣民写下“告全国军民同胞书”的《四喜忧国 》、科幻小说首奖的《伤逝者、令人不禁玩起解读游戏的《公寓导游》……等等,一篇篇热闹又有门道的短篇作品。此外休息了近两年的张大春,还为这套书写了短篇小说《最初》代序,今年阅读张大春当然要从“最初》三本经典选集系列开始。

多重身份

作家

内地读者了解张大春,大多是通过2004年版的《小说稗类》。实际上张大春在台湾是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家,他的作品从《鸡翎图》、《四喜忧国》、《公寓导游》,到结合新闻题材的《大说谎家》、《没人写信给上校》、《撒谎的信徒》等,都受到读者青睐……

书法家

曾经就有人如此带点莽撞外行、也带点讨好地问起“张大春体”,我一旁听着,张大春的回应意外地沉静,仿佛不知语从何起。他边说边想,像进入自省的零落回答大意是——好的字那么多,你看、你学、你跟着哪个字这样写那样写都来不及了,哪还有什么自己的体不自己的体的问题……

评书人

在台湾news98电台,张大春有个说书节目,已做了9年。最早讲《江湖奇侠传》,然后从《聊斋》、《三言二拍》,讲到《水浒传》、《三侠五义》、《儒林外史》“说书多半跟时事有关,所以,怎样不太低俗地修理最该修理的讨厌的人,在我说书节目里是最大的快乐。”

身怀多技

绝技一:现代小说

骆以军说:“我不确定现在年轻一辈的小说创作者是否清楚《将军碑》、《公寓导游》,或《四喜忧国》。这些小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让人惊异地开启了台湾现代小说在形式上完足并真正专业的黄金时期。”二十出头的张大春凭着旧学根底与对都会新气息的敏锐,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擒尽台湾文学大奖、却又时髦的小说。

绝技二:青春小说

台湾作家张大春的“成长小说”《少年大头春的生活周记》、《我妹妹》、《野孩子》皆以玩世不恭的姿态颠覆亲子关系,对于家庭中的权威之“父”展开谐谑书写,具有一种强烈的“弑父”情结。张大春故意以消极、另类的成长经验来质疑、否定传统世俗真理和父权体制的合法性存在,突显出了他的解构意图。

绝技三:古典小说

为什么我要写武侠小说?大家都以为武侠小说尽在金庸了。当初平江不肖生为《江湖奇侠传》,那谁会想到武侠小说到未来有什么可能性?结果出了个金庸,把他之前的武侠小说一扫而空,我称之为“一洗凡马万古空”。武侠小说有没有另外的可能性了?我就设想:如何保留武侠小说的种种元素,再让它产生新的活力,加入新的细节

绝技四:文学理论

从《小说稗类》中看,张大春是个读书很多的小说家,他的知识结构有两大类,一是中国古代的文史作品,二是西方的经典小说与理论。所以《小说稗类》这本书很有趣:它既象是传统的笔记体,一则一则的笔记,又在笔记之间,有着潜在的逻辑线索,每一则笔记,几乎可以看作不太严格的论文。

社会活动

2019年4月,担任第二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会成员。

名家点评

梁文道:张大春比我厉害100倍

你所看到的这部分张大春还不足以囊括张大春的全部,你看到的部分只是浮在海上冰山的1%那一小块,一类作家,大家说梁文道你写的书还能看,大家觉得台湾的作家就像这样的水平,错了。我也要说和当年吉尔斯一样的话,“比我厉害100倍的人还有呢。”

阿城:从勾拳到直拳

因为你以前的书我也看过,看了《聆听父亲》,我是觉得你原来勾拳比较多,现在就是直拳,所以有很多东西带不上。当然我们看拳击比赛的时候,认为直拳是高潮的时候,勾拳往往是略过。我想这本小说是直拳式的作品,它能够直接达到你的心脏上。

司马中原:野鬼托生的文学怪胎

在当代文坛上,‘张大春闪电’确是耀人眼目,他学习钻研的玩意儿,统括了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他天生具有一种敏睿的内感,一种冥冥的灵动,加上不是常人所能比拟的想像和组合能力,以及极具爆发性的语言创造力,这许许多多的因素造就了他,他就是‘野鬼托生的文学怪胎。’……

李锐:他放下了创作者的身份

我很喜欢大春,为什么?因为在他的创作里看到写作者一种非常清醒的自觉的追求,他在台湾有一阵是先锋小说的领军人物,但经过一段创作以后,他重新识字,重新写古诗,他放下了现代小说唯一的创作者的身份。从识字开始,这个炫技的大头春谦卑、真诚地做一个写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莫言:台湾最有天份的作家

张大春像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台湾最有天分、最不驯,好玩得不得了的一位作家。跟张大春这样才华横溢的台湾作家交往,是一种动力,能感觉到自己的不足。

人物观点

张大春认为,山寨这件事情它会有两个不同层次的正当性,第一个层次就是我是发展中,我是未开发,你是已开发,你是文明先进,你占尽了便宜,文明和贫富差距拉得那么大,不应采取一样的社会价值或者是法律价值。所以这个山寨的正义就说,经济处境、社会处境、国际处境上,是必须要有的山寨的优先性,日本韩国上升期时候都出现过山寨现象。

解读李白

《大唐李白》系列是作家张大春拟以百万字篇幅再造“诗仙”李白的一生以及大唐盛世兴衰的作品。首部《少年游》通过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踪游历,为读者解开诗人的身世、师从之谜,勾勒出盛唐时代的斑斓世相。作者在小说和历史之间捭阖出入,不仅以诗句推理出当时文人笔下心绪由来的内外世界,甚至大胆替李白“代笔”,对其诗作进行续补、改写。虚实难辨,却精彩叫绝。

张大春表示,“大唐,文治武功的极盛之世,一个以无比的自信和激昂风采拥抱世界的时代。原本最自由的诗,却被赋予格律的法度,成为改变命运的手段。”

飘然不群的李白,心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理想,却为何没有科考资格,甚至隐瞒出身外出飘荡,注定与整个繁华世道错身而过?既然无从追随时代的格律,写诗随意的他,又如何作出无人匹敌的诗句以达天听,成就“高力士脱靴,杨贵妃斟酒”的荣光?日后名满天下的他,何以还是迷失了最初的自我?

盛世背后、盛名之下,常常被忽略的,是自由的重负。后人所景仰、企羡而追之不及的仙,不过是为俗世生涯所排挤在外的人;当现实的人生展开之际,诗句中的仙境,便也随着时代的种种限制,一点一滴地凋零了。

以上内容由来源于网络-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联系我们更正修正。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